数实深度融合是数字经济时代推动产业升级与转型的新动力,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线,也是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
酒泉城区航拍图(边世文 摄)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作为“一带一路”甘肃黄金段的重要节点城市,“十四五”期间,酒泉市积极把握数字中国与网络强国战略机遇,稳步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全力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再上新台阶。2022年成功创建全省首个国家级千兆城市,成功申报全国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目前,全市建成4G基站7234个、5G基站4068个,万人拥有5G基站数39个,居全省第三。酒泉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成功入选中国通信协会2022大数据中心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获得全省首张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服务牌照。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释放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数字化转型升级见行见效
五年来,酒泉市探索应用智能控制、智能传感、模拟仿真等关键核心技术,推广柔性制造、共享制造等模式,推动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工业互联网、5G全连接工厂等发展。在未来信息领域,围绕人工智能、大模型、下一代移动通信等技术发展,加快酒泉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算力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推动算力与电力一体化发展,加速培育智能算力服务产业。
酒泉大数据中心(赵勤 摄)
为贯彻落实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酒泉市不断加快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动制造业“乘数”前行。在增强数实融合上,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力引擎,实施数字化转型“一把手”工程,统筹“智改数转网联”行动与大数据、新能源等产业发展,指导制造业企业找准转型方向,以需求为导向、以数据为驱动、以平台为支撑构建数字化转型发展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力。
数字基础设施实现长足发展
五年来,酒泉市大力推进“双千兆”网络建设和“信号升格”行动,以创建千兆城市为契机,以融合创新为动力,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信息网络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根本目的,凝心聚力共筑信息网络“高速公路”。全市城镇和行政村宽带网络、4G网络覆盖率100%,5G覆盖行政村426个,覆盖率达97.3%,全市千兆光纤行政村396个,覆盖率达90%以上。
酒泉市建成酒泉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并与国家(重庆)顶级节点实现对接,获得全省首张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服务机构许可证,接入企业128多家、标识注册量3.4万多个。酒泉绿能云计算有限责任公司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中心被省工信厅认定为首批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完成数字化转型企业诊断156家。
培育打造数实融合新高地
在金塔工业集中区北河湾循环经济产业园数字化智慧管理中心,安全生产监管情况在智慧大屏上一目了然。工作人员可实时了解各企业的经济运行、安全应急管理及人员在岗等情况。
在酒泉润欣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日光温室里,番茄和甜瓜长势喜人。虽然大西北的温度、湿度满足不了作物生长需求,但合作社日光温室里配备的水肥一体化、水药一体喷雾系统,为农作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让它们不仅能安全越冬,还能茁壮成长。
“十四五”期间,酒泉市以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为契机,不断提升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积极探索制造业链式转型和集群转型的新路径,完成416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评估诊断工作,累计指导17户企业取得两化融合贯标认定证书。
同时,全面推进工业领域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分类分级管理,8家工业领域数据安全目标企业、11家工业互联网安全目标企业在国家平台完成自主评级。累计创建省级智能工厂3家、数字化车间7家,市级智能工厂2家、数字化车间4家,智能制造优秀应用场景5家,常乐电厂、玉门风渡“5G+智慧工厂”、南都电源车间级5G全连接工厂、玉门油田5GToB专网等项目建成。
展望“十五五”,酒泉市将积极顺应技术创新发展趋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加快提升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加速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向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方向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