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让我国治污“成绩单”更亮眼

“十年来,全国重点城市pm2.5浓度下降57%,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长江干流连续三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黄河干流首次全线达到ⅱ类水质;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35%左右,超额完成向国际社会承诺的目标。”

这些亮眼“成绩单”的背后,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担当奉献。

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3年科学技术年会上(以下简称年会),多位院士专家围绕“发展绿色低碳,建设美丽中国”主题交流学术进展,共商科技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科技攻关创新有力支撑污染防治攻坚战

近年来,我国陆续实施了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等科技项目,推动环境问题的整体性、系统性解决。

“水环境质量的大幅改善,科技创新与支撑是关键。”出席年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丰昌在特邀主旨报告中提及,科技部、生态环境部、基金委和中科院等部门,以问题为导向,面向需求持续支持了众多科技攻关项目,在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工程示范和推广应用中取得了重要进展,支撑了水环境质量改善。

这期间,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经济可行的水污染治理技术体系,建成了300多项标杆性/首套台示范工程,提升了我国流域控源减排和系统治理的整体科技水平。在重点行业、城镇污水、农业面源、监控预警和饮用水安全保障等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200多项,发布标准规范230多项,助力“硬核技术”全面形成。

“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一笔财富。为后续的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吴丰昌说。

吴丰昌指出,与此同时,我国建立了以流域为单元、以质量改善为核心的水环境管理技术体系和政策标准,支撑了国家环境监测、评估、考核和监管业务工作,显著提高了我国水环境管理的手段和能力。

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近年来,我国在重金属污染地块安全处置、部分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也实现了一批关键技术突破。

在此次年会上,南昌航空大学原校长罗胜联在题目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科技需求与创新”的报告中提出,当前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尚存精细化与精准化污染评估缺乏、高效与可持续污染治理不足的问题,针对江西本土情况,相关研究团队也开展了“本地化”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以土治土”系列修复材料与技术研发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罗胜联表示,针对建设用地污染治理,可以系统考虑高效可持续的绿色技术,以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进一步强化关键技术研究,夯实基础推进环境持续改善

眼下,对于生态环境治污攻坚,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相关污染成因与作用机理、迁移转化规律等基础研究,突破污染物精准控源、综合治理和减污降碳协同等关键技术,持续增强解决突出复杂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贺泓在题目为“大气霾化学研究进展”的报告中提出,要在大气环境模拟系统等大型科研基础设施上加强投入,在大气环境领域加强健康研究模块,引导以健康效益为调控目标的大气污染防控,实施精细化的pm2.5和o3协同控制策略,支撑我国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

“我国先后实施了一批生态保护修复与建设工程,在这些生态保护修复与建设工程中,我国先进的生态修复技术为其提供了支撑,这些领先技术也逐渐走向世界。”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主任高吉喜针对生态修复存在的问题,提出“少做外科手术 多做内里调剂”的观点,提倡采用靶向调节生态修复,即针对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关键靶点,通过针对性人工干预调控,精准恢复受损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与功能,以实现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

不少科研团队始终坚守奋战在一线。为获得一手数据,中国科学院院士朱彤及其团队深入珠峰地区,通过开展大气氧化性闭合实验,确认青藏高原强氧化性,证实珠峰地区臭氧浓度高,首次获得常驻人群以及急进高原人群的健康数据和环境及生物样本,初步分析揭示了低压缺氧对急进高原人群的心肺健康以及血液循环的影响。

“随着课题研究的继续深入,将可以从这些现象中总结出规律,进而帮助在西藏等高海拔地区旅行、工作和生活的人们,找到有效减少健康损害的办法。”出席年会的朱彤院士解释说。

提升人才队伍软实力,助力科技成果应用转化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性、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下,如何实现减污降碳协同,这些都对生态环境治理技术、方法和路径提出了新的挑战,对生态环境科技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进入碳中和时代,全世界进入了全新一轮非常激烈的产业竞争。进入双碳时代,世界经济将从能源的资源依赖型逐步走向能源的技术依赖型。而实现碳中和仍需核心关键技术的创新。”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在年会上表示,零碳能源技术是当前全球的技术竞争焦点。他以国际在光伏发电成本、绿氢成本等方面的竞争举例,提出新一轮的全球产业竞争是重中之重,也是中国克服压力也要推进碳中和的原因所在。

科技创新在未来的价值将大大提升。“在碳中和路径下,未来方向是清晰的,但关键技术依然缺失,目前很多技术仍需进一步快速地提升,使其从示范进入应用。”贺克斌指出。

贺克斌也提及人才与交叉学科研究的重要性,强调需要培育大量交叉融合发展的学科,形成五碳并举的技术支撑。

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金南也对广大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寄语,提出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坚持科技工作“四个面向”的定位要求,激发创新活力,加强科技供给,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相关产品

评论